领先的智能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物联系统+智能硬件+RFID芯片

免费咨询热线:400-893-1893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主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学校资产管理系统的意义

日期:2023.05.31     作者:小编

江湖云企业介绍_页面_15 拷贝.jpg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四新”建设,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地方高校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类资产不断增加,资产有效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系统分析了地方高校资产的构成及其特征,阐释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结合资产管理工作实际深刻分析了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议。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信息系统、优化内控环境等措施提高资产配置水平,提升资产使用效益,促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地方高校隶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拨款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资产为国家所有、学校使用的资源总和,包括国家划拨、财政采购、学校收益、科研产出、接受捐赠等形成的资产,是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重要保障,资产的数量和价值基本反映了地方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四新”建设,着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地方高校的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各类资产不断增加,资产种类和结构日益复杂,资产流失风险也随之增加,导致地方高校资产有效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地方高校加强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地方高校资产的构成及其特征

根据资产价值形态可将地方高校资产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高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通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根据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高校固定资产分为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大门类;高校固定资产与学校类型相关,具有行业性和专业性差异。

根据资产用途可将地方高校资产分为三大类。一是非经营性资产。学校利用这类资产进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部分学校推行这类资产的定额核算和有偿使用政策,实行“先补后收”的收费方式,树立“有偿使用”成本理念,利用经济杠杆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二是经营性资产。学校授权资产经营公司按照资产评估、租金评估、公开招租(简称“两评估一公开”)程序出租出借这类资产,获取租金收入;或者学校以这类资产对外合作,入股企业或合作办学,获得股份收益;或者学校直接利用这类资产,发挥自身科技和人才优势,注册开办校办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获取经营利润。三是准经营性资产。这类资产属性处在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之间,以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主,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经营性资产用于生产经营或对外投资合作,从而获得一定的经营收入,如学校后勤部分资产纳入社会化改革[2]。

地方高校资产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包括许多精密度高、价格昂贵的教学科研仪器,其资产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费来源多样。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地方高校资产采购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由最初的单一财政拨款逐步拓展为财政拨款(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上级补助、事业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经营收入(资产经营公司等附属单位缴款)等多种渠道并存。二是准确分类困难。地方高校资产规模庞大,许多资产功能用途较为复杂,既用于教学科研工作,又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很难准确地分类,这给资产流失风险防控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是管理模式多样。根据地方高校的资产规模和功能,可采用宏观管理、集中管理和分类管理的方式[3]。地方高校资产构成及特征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地方高校资产构成及特征分析2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

内部控制是为了改善管理、提高效益而建立的相互制约、协调运行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内部环境是基础,决定着其他要素的协调运行;内部监督在其他要素之上,自上而下开展监督检查,对控制质量进行评价;信息沟通在各要素中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内外的重要位置;风险评估需要查找出影响因素,对风险隐患进行分析,明确应对策略;控制活动根据应对策略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风险,尽量降低损失[4]。

图1  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关系图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必须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实现资产合理配置,推动资产有效利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在单位层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应该成立内控领导机构,建立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审核与审批、审批与执行、采购与验收分开的“三分开”制度,实行预算、收支、采购、资产、项目、合同、监督等关键岗位轮岗制度,通过关键岗位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在资产增加、保管、减少等环节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6]。在业务层面,紧扣资产管理关键环节存在的风险点,从采购、验收、入账、领用、保管、处置、报废和盘点等方面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基本内涵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基本内涵分析3加强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议

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资产管理重视不够,“重采购,轻管理”“重财务,轻资产”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预算编制与执行不严,没有建立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完整的预算执行绩效考评体系;三是有效的信息沟通不够,无法实现资产共享,导致资产使用率低;四是资产使用考核评价缺失,无法掌握资产使用状况,很难优化资产配置使用;五是内部制约监督不够,对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够准确[7]。针对这些问题,地方高校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措施切实解决。3.1  转变资产管理理念学校顶层设计要转变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并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列为学校提升质量、强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大资产管理政策宣传,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将资产管理纳入工作考核,充分调动部门、职工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彻底转变“重采购,轻管理”“重财务,轻资产”的原有观念。3.2  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一是认真分析上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深刻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制订规范完整的收支范围和收支项目分类,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三是同步提早编制采购预算及财务计划,提前安排年度财务计划,提前启动年度采购项目论证,切实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质量。地方高校应整合采购管理、采购执行和资产管理等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校采购预算管理信息平台,集成预算编制、项目论证、采购申请、采购执行、合同签订、采购验收、资金支付和资产入账等多个环节,全周期跟踪采购预算管理,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和采购执行情况,全面了解全校资产数量和使用情况,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重点针对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环节制订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依照管理办法进行预算绩效考核,全面检验编制质量,及时调整修订预算指标。发挥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联合效应,将绩效考核结果列为今后采购项目论证及遴选的重要依据。3.3  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学校资产管理网络平台,对全校资产进行编码登记,并录入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查询资产价值、位置、折旧、收益等基本信息,实现全校资产实时跟踪监控。分析现有资产使用状况,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在部门之间进行资产调配,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3.4  优化资产管理内控环境一是优化权责机构设置。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负责资产管理所有环节的统筹协调和安排,形成分类管理、归口管理、分级管理、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成立由校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绩效评估和重大决策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执行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制订采购计划并实施采购,以及资产折旧计提、维护、报废处置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优化内控环境。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资产登记、采购、验收、日常使用管理、调拨、维护、处置等制度体系,同时针对资产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成本收益等制订监督考核制度,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制订奖惩办法,用于考核评价结果[8]。三是健全资产管理体制。认真做好资产采购预算、科学配置、规范使用、定期维护和规范处置等环节,严格执行定期盘点检查制度,突出资产审计监督职能。建立资产宏观调配机制,结合实际逐步建立有偿使用制度,打破“小而全”的配置模式,根据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合理配置现有资产,建立跨学科的综合实验平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您的项目需求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